首  页 | 新闻频道 |天台山文化|佛教天台宗| 道教南宗 | 在线 TV | 和合文化 | 浙江播客
走进天台 | 神山秀水 | 华顶论坛 | 彩票网购 | 始丰财经 | 济公故里 | 丹丘摄影 | 房产置业
生活资讯 | 民情服务 | 体育娱乐 | 在线视频 | 教坛纵横 | 人事人力
  您当前的位置 : 天台新闻网  >  天台文化  >  民俗民风

话说过年

2018年02月14日 09:58  www.ttxw.cn   [ ][打印

◇周文维

  “小佬人望过年,大佬人望种田。”孩童是天真无忧的,大过年有吃有玩,还不用上学,当然要盼望。大人是无法对孩子述说过年各种各样的心酸事。他们希望孩子快长大,个中滋味,冷暖自知。他们“望”种田,种田意味着有收获,有收获就不用饿肚子,大人们过年是感性而实在的,没有太多的诗意和浪漫。

  秋收冬藏,年关临近,腊八、小年过后,人们就忙碌开了。天台俗语:廿三祭灶,廿四掸尘,廿五牵牛细佬送还人,廿六打冻,廿七扼粽,廿八磨豆腐,廿九包食饼,三十夜守岁。我还记得以前祭灶的场景,食物可能不很丰盛,却也表达了对灶司菩萨的敬畏以及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期待,母亲双手合十,学着奶奶一样皱着眉头,嘴里念念有词,似乎来年的美好愿望就会从她的心间飘出,弥漫家里的每一个角落。

  包粽子也是一件过年大事。一个脸盆里放着经过了一夜浸泡的棕褐色或暗绿色的新旧粽叶,另一个脸盆里堆满雪白的糯米,旁边放着包粽子的馅料、系粽子的绳子和剪刀之类。奶奶通常是不紧不慢地包着,粽子角真的是笔尖笔尖,奶奶经常说,粽子角包得尖尖的,节约米又好看。我在多次尝试包粽子没有成功之后就气馁了,至今也学不会。奶奶早已作古,而奶奶用牙齿咬住粽子绳猛拉时发髻微微倾斜的样子,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。

  以前的乡村,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杀猪。平时基本看不见荤菜,过年自家的猪杀了,父母们才会舍得让孩子们大快朵颐。烟霭迷蒙的早晨,母亲很早就坐在灶堂里烧水了,火光映着她迷离的眼,空气中夹杂着鞭炮味,杀猪师傅顶着晨光早早就来了。随着一声嘶声裂肺的尖叫,过了一会儿,猪便安静地躺在杀猪凳上了。师傅反复说:“肥!很肥!”连夸母亲是养猪好手。猪杀了,一会儿,母亲张罗出一桌好吃的饭菜,兄弟姐妹笑盈盈地围坐一起,品尝难得的美味。母亲看着看着也笑了,心想今年至少有肉吃,虽然她有点舍不得猪……

  新年新衣新希望,孩子们盼着新衣裳。大人们忙于纳鞋底儿,一针一线,精致朴实,一双双新鞋依次排开。那时候的除夕夜,母亲总是在我们睡觉后,悄无声息地在昏黄的煤油灯下,缝制过年衣服的纽扣,会反复细看衣服裤子裤的角角落落,生怕正月初一的早晨会出什么差错,最后将每个人的衣服都收拾好,放在各自的床边。

  除夕夜里,小孩子欢呼雀跃地玩各种游戏,向大人要压岁钱、放鞭炮。路上一直有人,平时暗暗的路上亮堂堂的,大人们在忙于要账和回账。风俗是:要账可以到天亮,回账也是在这一宿。要账的举动向对方表明这一笔债务的笃定性以及自己处境的艰难,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宽容和不易;懂理的债主在除夕夜一定要上门回账,说一些好话,以求得对方的谅解和亮出自己的诚心。所以,整个村落都是提着煤油灯的行人,他们整夜穿梭忙碌,路上相遇有时也唠叨唠叨。

  正月初一大清早,随着称之为“开门炮”的鞭炮一声声响起,一切不吉利,一切恩恩怨怨都戛然而止。大家都穿戴整齐,一个个有说有笑,手里捧着五味粥,新的一年就这样拉开了帷幕!多少酸甜苦辣都在过年中慢慢咀嚼,多少希望和盼头都在过年中好好祈祷。

稿源:天台新闻网   编辑:许琼   责任编辑:许琼   



相关稿件
 
精彩推荐
· 古道悠悠不了情
· 诗天台/在国清寺
· 寒山写诗赞天台
· 在那诗僧隐居的地方
· 风光绮丽华顶峰
· 故乡守望之赭溪
· 走进鹧鸪山下老家
· 王里溪:宰相故里的如烟往事
关注网站微信公众号
精彩不错过
图片新闻
 

关于本站 | 本站声明 | 本站广告 | 不良信息举报

浙新办[2007]29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号:浙ICP备07507453
天台县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
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
浙江在线技术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