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  页 | 新闻频道 |天台山文化|佛教天台宗| 道教南宗 | 在线 TV | 和合文化 | 浙江播客
走进天台 | 神山秀水 | 华顶论坛 | 彩票网购 | 始丰财经 | 济公故里 | 丹丘摄影 | 房产置业
生活资讯 | 民情服务 | 体育娱乐 | 在线视频 | 教坛纵横 | 人事人力
  您当前的位置 : 天台新闻网 > 2011 > 旅游日 > 跟着霞客游天台

霞客畅游天台山

2011年09月07日 10:22  www.ttxw.cn   [ ][打印
陈翥/摄

  ◇岸头人

  天堑石屏为步障,千尺苍官护龙藏。

  高峦成雾泽出云,甲光射日翻银浪。

  此去万年不十里,涧有帛公洗肠水。

  钵盂倾出摩尼珠,起挚人间作霖雨。

  这是临海陈函辉游万年寺后写的一首诗。诗中写出了万年寺周边的风光,及一位说到万年寺绕不开的人物——昙猷。

  万年寺离天台县城15里,位于天台西北的万年山麓。诗中提到的昙猷乃东晋敦煌高僧,他于东晋兴宁年间入天台山后,就在天台山度过了大半生,成就了他的禅定事业。据传他刚入天台山在石梁即得遇五百罗汉,后在万年山麓开山筑室,五百罗汉也到道场边的山上助兴。后来,唐普岸大师终于在此建成平田禅院,到开成年间,这里已发展成一处大道场,造了五百罗汉殿,这里也便成了天台另一处五百罗汉居所。到宋朝时,万年寺规模宏伟,已位居国内十大名刹之一。

  当然,这些徐霞客是到万年后才知道。

  从石梁到万年寺,有一条长十五里的古道,古道在狭长的山谷中穿插,一边是清澈的山溪,山溪边是一块块大小不一的农田,田里有农民在忙活着。山道的另一边是茂密的山林,林中的风摇晃着脑袋如调皮的孩子,发出低沉而尖啸的声音,还有一些不知名的鸟,在林间跳跃鸣叫。古道边还有几个静静的村落,不多的人家,见生人来会客气地招呼,请进去喝茶,如果是吃饭时间还请你一道用简单的饭菜。在这样的道路上走,是不会感到累的。

  那天徐霞客正是从这条道上来的。早饭时,下方广的师傅叫多吃点,说要走十五里山路,需要体力,他就吃了四个馒头,两碗粥,很香,就多吃了一碗。行走时,道旁的流水,深林的鸟鸣,都给了他极好的心情。十五里山路,于他也就一会儿的事。这不,他已站在万年山麓的一个小山头上了。他看到一个状似畚箕的地方,畚箕的后面是一座高大的山,那大概就是万年山的主峰了,那前边齐整的几百间屋舍应该是万年寺,屋舍前平畴沃野,一马平川,他才明白,为什么以前这里叫做“平田”了。寺庙大门前的高大巨杉,想来已历几世,大可三人围,有白鹤在它的上面筑着巢穴,清亮的叫声在山谷的上空响起,更给人以清幽的感觉。

  明朝时,万年寺规模宏大,有殿堂寮房四十多处。值得一提的是,万年寺这时有两个藏经阁,这是它与别的寺庙不同之处。也说明万年寺在当时的规模和影响。万年寺历代皇帝御赐丰厚,寺庙多朱衣宝盖、珍贵工艺品等。至明万历十四年,明肃皇太后颁赐《藏经》一部,连同原有的共两部,寺僧修建了南北藏经阁,分别储藏。

  从小山坡下来,转个弯,便是万年寺的山门了。万年寺正是午课时间,大殿里自然是香烟缭绕,梵呗声声,木鱼清越。

  徐霞客悄然而入,在大殿中拈香礼佛毕,即在寺庙中转开了。但见屋宇宏大,楼堂相接,花香而树茂,风清而阳丽,直是上好伽蓝。寺里僧人作陪,细细地向他介绍着。他才知这寺庙的历史和故事,知道这寺庙还是佛教对外交流的重要地方,在国外有着很大的影响力。

  早在唐景福元年,即有朝鲜半岛新罗国和尚道育来此一驻四十年,圆寂在万年寺。南宋乾道、淳熙年间日僧荣西曾二次来天台万年寺参学,拜禅宗大师虚庵怀敞为师,学成归国在京都建立建仁寺,创日本临济宗“光华派”,并将华顶山云雾茶籽携带回国,传授茶叶制作技术。荣西再传弟子道元,于嘉定十六年入宋,历游天台、天童等处后归创日本曹洞宗,至今不衰。

  对着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在佛教文化上有着较高建树的寺庙,他不禁心生敬意。他知道佛教在度人为善,宽待世人,看待人生上与儒家有着本质的不同,佛教有着自己独特的说教。虽然历史上有崇佛的朝代也曾有过灭佛的恶运,但佛教还是生生不息,一定有它独特的为世人所相信的一面。望着眼前恢宏的殿堂,他仿佛看到万年寺万年永久的未来。但他不知道,他之后,万年寺倒了又建,建了又倒,在倒倒建建中又度过了近四百年。万年寺内需二人合抱的大雄宝殿巨柱,还支撑着这座一千六百多年的古老寺庙,寺庙前的古杉还在,里面还办了佛学院,培养着更多有志于佛学的新人。只是古杉上的白鹤已不再回来,四周的树木已显单薄,那藏经阁又在哪里呢?对此,徐霞客如若有知,又将作何感想呢?

  那天午饭后,僧人指着寺西一处有泉水的地方说,宋参政贺允中在那里建造过一处别墅,他开泉引水,隐居于此读书,写有《应心泉记》,其下还有三井潭,问他要不要去看看。时间已紧,还要赶去四十里外的国清,山道渺渺,不容他再在此逗留,只能留待下次有机会再去看。

  从天台西北的万年寺,到位于五峰环绕的国清寺有长长的四十里山道,中间经过察岭、龙皇堂和金地岭,两边茂林修竹,藤葛缠绕,低矮处杂草繁密。泉声隐约,叶丛滴翠。鲜红的杜鹃在绿丛中开放,飞舞的蜜蜂在花间盘旋。这是大自然孕育的杰作,在这样的环境中行走,无异是一种享受。

  这里要提一下察岭,三国时曾任吴国太常的高察,他曾隐居天台华顶山麓,读书自适。这是台州历史上最早见于文献的一位文士,他隐居的地方后世称为察岭。

  万年寺到国清寺,现在新修了一条公路,也是在绿荫中曲折盘旋而下的,如果乘车四十分钟也就到了。但徐霞客那时还是弯弯的山道,那天他是边走边欣赏道路两旁的景色,到国清寺时,已是傍晚。暮色已从山那边掩了过来,国清寺静静地卧在八桂峰下,迎接他的是国清寺周围高大古朴的松树,松树下是笑吟吟的云峰。这些松树他是认识的,在许多古人的画中都生长着,云峰已见过,是老朋友了,他的心中顿生一种亲切感。

  这座静卧在五峰环绕中的古老寺庙,始建于随开皇十八年,是隋晋王杨广按照天台智者大师的奏请,以大师亲手所绘之图为原本而建的,为天台宗根本道场。当代日本学者、思想家池田大作将智者大师誉为东方的黑格尔。

  国清寺自创建以后,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,有受帝王弘赐、教观宏开而兴盛,也有因战乱兵火、皇权贬佛而衰落。兴衰交替,但法派绵亘,至今香火不绝。自智者在天台山创佛教中国化之第一教派,宗风远播,遍及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各国,来此取经朝圣者不绝,国清寺因此海内外闻名。

  那天晚饭后,云峰秉烛带着霞客,在国清寺里走了走,唠叨着国清寺的辉煌历史及其特色。但徐霞客是博宏之士,天下寺庙高大宏伟如国清者多矣,其规划结构无非大殿、藏经阁、方丈楼、斋堂、放生池等,大同小异。而他自然明白,一千多年来,来国清寺的高明之士不计其数,描述国清之宏、之精、之深、之秀、之清、之奇、之幽的更如汗牛充栋,诗词歌赋已将国清寺绘成彩虹般亮丽。他对这样的寺庙除了敬重还是敬重,别的也少有兴趣了。他的本意不在此,而在乎山水间。

  乘着云峰唠叨的空隙,他问云峰这天台山中道路情况,探讨起如何安排路线以便高效而又便捷地探明天台诸景。

  这下云峰来劲了,他说:天台名胜要说好,没有比明岩和寒岩更好的了,虽然远了点,但可以骑马去,也方便的。明岩、寒岩看后,步行去桃源、桐柏,这样一路而去,琼台和赤城山也一并看了,岂不是好。霞客一拍大腿高兴地说:好,就这样,明天就去两岩。

  是夜,松风阵阵。枕着双涧流水声,霞客一夜无梦。

稿源:   编辑: 奚珍珍    [发表评论]



相关稿件
 
精彩推荐
· 古道悠悠不了情
· 诗天台/在国清寺
· 寒山写诗赞天台
· 在那诗僧隐居的地方
· 风光绮丽华顶峰
· 故乡守望之赭溪
· 走进鹧鸪山下老家
· 王里溪:宰相故里的如烟往事
关注网站微信公众号
精彩不错过
图片新闻
 

关于本站 | 本站声明 | 本站广告 | 不良信息举报

浙新办[2007]29号 国家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号:浙ICP备07507453
天台县传媒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加盟单位
浏览本网主页,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*768
浙江在线技术中心 提供技术支持